• 2020-12-09 16:00:06
  • 阅读(1156)
  • 评论(3)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9日电(记者 上官云)最近,大型文博探究节目《国家瑰宝》第三季正式开播。跟着节目播出,多个论题成为热门。比方,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比方,汉代张衡现已对日月食的原理做出必定解说,但还不行翔实。王贞仪先是读了许多相关的作品,然后计划使用现成的东西,研讨成因细节。

    她把吊在屋梁上的灯当作太阳,拿小圆桌当地球,再找来一面圆形的镜子充任月亮,并依照已知的地理学原理渐渐移动三个物体,调查它们处在不同方位时会有什么现象。

    重复求证后,她写成了《月食解》,尽可能精确地解说了月食产生的时刻等一系列常识,批驳了一些过错说法,行文流畅,读来简直毫无艰涩之感。

    此外,她对宜昌上门维修电脑"天圆地方"等说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并指出"岁差"是天体运动的固有特点。地理学是个很冷门的范畴,但王贞仪一向都没有中止对它的研讨。

    "老公之志文人胸,谁言女儿不英豪!"

    的确,她的终身满足多姿多彩。相传,十几岁时,她曾向蒙古将军的夫人学习骑射,前进神速。至于学习效果,有记载称"跨马横戟,来往如飞",到达"发必中的"的程度。

    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气氛里,王贞仪一向着重"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以为女子的才智比起男子来并不差劲,可以学有所成的话,相同可以对社会有贡献。

    她通晓地理地理,也工于诗文,其诗作往往洒脱大气,毫无脂粉娇吟之态;王贞仪也懂医学、气候常识,"言晴雨丰欠辄验"。

    惋惜的是,她曾把研讨地理学的效果写成作品,但许多都现已失传了,今日咱们可以读到的,仅仅其间很少的一部分。

    历史上,王贞仪29岁时便逝世了,但她对科学的寻求与酷爱,值得后人铭记。(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1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