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倒卖网投简历黑色产业链
记者查询发现,从售卖企业招聘账户到批量下载应聘者个人信息,再经过贴吧或QQ群出售简历,其间存在一条完好的黑色产业链,多年来虽曝光不断,却屡禁不止。
在招聘渠道上投递简历后,却屡遭生疏来电和短信打扰,内容多为介绍"借款"、"博彩游戏"、"兼职刷单"等信息。
应聘者置疑,个人信息经过招聘渠道落到别人手中。
记者查询发现,从售卖企业招聘账户到批量下载应聘者个人信息,再经过贴吧或QQ群出售简历,其间存在一条完好的黑色产业链,多年来虽曝光不断,却屡禁不止。
还有人在这条产业链上做起"学识",研讨渠道监管机制确保账号不被封禁,具有高曝光量。
有卖家称,不同渠道的简历价格有所不同,整体来说,一手实时简历每份3.5元左右,二手简历每份1元左右。"遇上收的比较多的单子,一天能挣几千块。"
12月3日,记者别离致电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4家招聘渠道客服热线进行告发,作业人员均表明,他们对上述状况并不了解,会将这些告发信息进行记载。
4家渠道客服人员均主张,应聘者可将倒卖简历信息的QQ群及倒卖者信息等,经过邮箱提交给渠道,他们会把这一状况反馈给法务、技能等部分处理,处理时刻为1至3个作业日。
投递简历后等来打扰电话与短信轰炸
李乐(化名)本年刚大学毕业。由于疫情,校园的校招没有如期举行,她修改了一份简历,经过网络招聘渠道应聘两家公司的出售岗位。
投递简历不过几小时后,李乐接到一通电话,来电显现为不知道号码,并问询她"你作业找到了吗?"得知李乐没有找到作业后,对方让她增加微信交流,并表明要协助她找作业。
增加微信后,李乐被拉入一个200人左右的微信群。群里不断有人发布刷单的音讯,"一单赚五六元,上不封顶",且音讯更新速度很快。李乐这才知道,这是一个电商刷单兼职群,所以她退出群聊并删除了对方的微信号。
从这天起,她又不断地接到类似的电话。
遇到类似状况的不止李乐一人,来自河北的张志(化名)表明,11月30日,他在某网络招聘渠道上投递了一个配音员的职位,半个小时后,他接到一通来自湖北武汉的电话。
接通电话后,电话那儿相同让张志加微信进群。"我进群后发现,群里发的都是些刷单的兼职信息,我想也没想就直接退群了。"在这之后,张志又接了4通电话,尽管来电地址不相同,但都是找他处理借款或刷单的。
来自山西的赵墨(化名)也说到,自己在智联招聘投递简历,一个月后,"借款、卖车、卖房、淘宝刷单"的电话简直天天都有人打来。"我对自己的电话维护得很好,没买过稳妥,也没注册过信息,但投递完简历后,卖稳妥的电话特别多"。
赵墨起先还会接听这些电话,并奉告对方不要再打来电话,可是每次打电话的人都不同,后来他问询打来电话的人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人从招聘网站下载下来后变卖了。
"身边的同学也经历过这样的作业,在网上投递简历,信息被售卖,现在这种状况如同成了家常便饭的作业。"赵墨说。
一手实时简历每份3.5元左右
记者查询发现,百度帖吧的"boss直聘吧"、"智联招聘吧"中,有发帖人收买简历,也有人售卖简历,并表明"可下载全国简历"。
在QQ找群的查找栏中输入"简历""招聘简历"等关键词,也能发现很多售卖招聘简历的群聊信息,且群名或许群简介包含"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名词。
这些群大部分未设置进群门槛,点击参加即可进群。
记者随机进入一名为"智联简历智联招聘简历"的QQ群,群成员共493人。群内不断有成员发布"出售BOSS直聘账号"、某招聘网站"全国本地简历点有货"等信息。
记者以买家身份联系到该群一位卖家,这位卖家称,售卖的简历分为一手和二手的简历,一手的简历是没有卖出过的简历,二手简历则是之前卖出过并再次售卖的简历。
QQ群里不断有人发布出售简历、企业账号等信息。
这位卖家表明,不同招聘渠道的简历价格不同,有的渠道一手简历一张2元,二手简历一张0.5元;有些渠道的简历略微贵些,比如智联招聘一手的简历2.5元一张,二手0.7元一张。
群里另一位卖家售卖的简历则相对廉价一些。"一手实时简历1元一张,多买还能有优惠,你要是买2500张,我算给你2000元。"
至于简历从何而来,上述两位卖家均表明,自家简历都是从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渠道的企业账号直接下载的。还有卖家说到,自己出售的简历是经过"发帖"取得的,能够确保简历是"实时的并且是一手的"。
"发帖"是卖家们的暗语,即在招聘渠道上自行发布招聘信息。至于简历的买方来历,这位卖家称,现在首要供给给专门倒卖简历的"作业室",用于招聘刷单、博彩游戏宣扬等兼职人员。
搜集重庆代缴社保软件替代人工24小时批量下载
关于简历的搜集方法,卖家吴林(化名)泄漏,他售卖的简历并非自己人工搜集而来,而是经过"提取器"和"搜集体系",24小时不间断地从招聘网站及接纳简历的邮箱批量下载。
"提取器"和"搜集体系"都是一款外挂软件。吴林表明,自己是经过网络购买的,也能够倒卖出去。"提取器400元,搜集体系造价更贵,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价格在千元以上。"
吴林进一步解说,比如你的招聘邮箱里有1万个简历,自己下载太费事,有了提取器就能批量提取,还能够挑选区域、性别和应聘条件,将这些简历分类。
"经过邮箱和提取器取得的简历本钱较低,购买一个企业招聘账户,发布招聘启事和邮箱即可,一天就能够取得2000余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简历。"吴林说。
和提取器不同的是,简历搜集体系不需求邮箱,能够直接从招聘网站批量下载简历,除了购买企业招聘账户,还需求在渠道上进行充值才干检查、下载简历。
吴林表明,照此核算,一份实时一手简历的价格在3元到5元之间,市面上假如卖的是2元左右的简历,或许都不是实时一手的。
卖家搜集的简历中,还包含"人工本钱"。
吴林说到,他们购买企业招聘账户后,还要花钱请人在招聘渠道上代发招聘帖,"发招聘贴特别严厉,发欠好就封账号,发帖后,怎样能在渠道上排到最前面,也是需求要点考虑的。"
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份"薪酬可观"的作业。
"实时的一手简历能够屡次售卖。打个比如,当天卖一手简历和二手简历,再把前一天简历按5毛钱处理,一手简历3.5元,2手简历0.8元,隔天的简历0.3至0.5元,遇上收的比较多的单子,一天能挣几千块。"吴林说。
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相关人员均或许触及违法
11月2日,记者在我国裁判文书网上输入关键词"出售简历"进行查询,查找出11篇相关裁判文书。
2018年10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以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孙康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分金人民币一万元。
断定文书显现,2014年12月起,孙康先后上任多家公司,担任简历出售作业。其间,孙康经过暗里协助购买招聘账号的企业下载简历、或经过网络从别人处购买等方法,不合法获取求职者简历,并存储于个人电脑中,合计64万余条。
尔后,孙康屡次向吴某某等人供给或出售其不合法获取的求职者简历,并从中获利。
2019年9月,徐汇区人民法院断定陈楠等四名被告人犯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罪,别离判处五年至三年三个月不等刑期。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师立康告知新京报记者,在售卖简历的产业链中,无论是售卖简历者、售卖企业账号者、供给简历提取技能者仍是购买简历者,均是侵略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师立康称,公民个人信息包含名字、身份证件号码、通讯通讯联系方法、行迹轨道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都直接或直接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
刑法规则:"违背国家有关规则,向别人出售或许供给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许拘役,并处或许单处分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
师立康以为,现在想要遏止售卖简历的现象,需求出台维护个人信息的相关的细则和详细的办法,并持续加大刑法的冲击力度。一起各渠道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查清哪些企业账号存在疑点,分辨出哪些账号是在歹意搜集信息,并及时查封;遇到不合法招聘售卖个人信息的企业账号,应加大处分力度,从源头上遏止此类现象的产生。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