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02 16:07:35
  • 阅读(14164)
  • 评论(13)
  •   “当我乘坐时速近200英里(约合320多公里)的火车从上海疾驰驶离时,窗外的树木在我眼前变成了绿色的影子。我感觉自己似乎在快进播映的视频里穿越我国。”

      《华尔街日报》近来刊载的一篇文章,叙述了文章作者——一美国人马修·克罗恩伯格乘坐火车在我国旅游的所见所闻。

    《华尔街日报》文章截图

      马修·克罗恩伯格是《华尔街日报》的长时间撰稿人,不久前,他打开了一周穿越我国中部的单独旅游,期间跨过了2000多英里(约合3200多公里),却一次也没有乘坐飞机。他在文中写道,全球最大且增加最快的我国铁路网,关于第一次来我国的他是最理想的方法。

    《华尔街日报》文章截图

      文章说,乘坐高铁来到了江西婺源——一个以春天雨后春笋的油菜花怒放而出名的县城。在这里,他品味了当地菜肴——“用新挖的竹笋烹制的猪肉,以及软豆腐和绿叶菜烹制到粥状程度的糊豆腐。”在自拍如潮、头戴鲜花的人群中旅游梯田,作者对我国巨大的国内旅游商场有了“风趣的了解”。

      第二段旅程,作者来到重庆。“当我走进重庆未来感十足的中心绅士次元商务区时,这座城市又一张嘹亮的手刺——辣味美食扑面而来。”在弥漫着热辣火锅香气的空气中,他登上六十一层楼的酒店,观看楼宇外墙上活动的光影动画,似乎置身于未来国际中。

    《华尔街日报》文章截图

      在接下来的旅程中,马修·克罗恩伯格挑选了高铁商务舱。他在文中写道,这是我国火车上的尖端铺位。为了那趟大约六小时的西安之旅,他抢到了一个能够平躺的座位,这和在奢华飞机客舱里能享受到的座位适当。在火车上,他和邻座的乘客用翻译软件进行四通八达地沟通,感受到“每个人都始终如一地友爱和乐于助人”。

      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来我国是为了体会最富未来感的火车旅游,但相同也巴望品味这个国家的前史滋味。因而,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他挑选了复古方法—— 乘坐墨绿色的卧铺火车前往武汉。在这趟火车上,虽然人多且有些喧闹,但作者当晚“出人意料地睡得很香”。

      文章最终记录了作者在武汉品味热干面、豆皮等美食的阅历。“幻想一下,一个巨大的煎饼,用鸡蛋封口,上面铺着粘米饭、蘑菇、竹笋和猪肉。”在夜晚的武汉旅游时,一些现象也让作者看到了更风趣的我国:一位女士正牵着一只羊驼漫步;一位年青人在打开的轿车后备箱内运营着繁忙的意式咖啡摊……

      编译|李琳

      签审|魏郁

      监制|邹浩宇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