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0-19 16:15:06
  • 阅读(401)
  • 评论(4)
  •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我国教育部和我国国家文物局日前联合发文《关于使用博物馆资源展开中小学教育教育的定见》(以下简称《定见》),提出各地教育部分和中小学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归入课后服务内容。

    《定见》指出,要拓宽博物馆教育方法途径,立异博物馆学习方法。博物馆教育活动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依据博物馆环境、藏品、展览等,归纳运用说明导览、专题讲座、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着手实践等方法,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会性。要制造博物馆手册、导览图、辅佐读物、口袋书、动漫等,引导学生使用博物馆资源创造性展开活动、辅佐学习,不断探究齐备博物馆学习形式,增强博物馆学习效果。

    《定见》要求各地教育部分和中小学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归入课后服务内容,鼓舞小学在下午3点半课后时刻开设校内博物馆系列课程,使用博物馆资源展开专题教育活动。要重视使用节假日、寒暑假、休息日等时段,安排、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展开学习。各地文物部分和博物馆要加强馆内教育项目和"博物馆进校园"项目的规划研制和安排施行,有用青岛网络推广联接校园课堂教育和课后服务需求。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国家博物馆出书了适用于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博物馆读本,山东博物馆规划开发了博物馆校本课程共四大类别12门课程,首都博物馆、我国园林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上海昆虫博物馆、泉州海交馆等都依据本身特征,规划研制合适不同学段学生的教育项目和课程内容。依据《定见》要求,全国博物馆体系会进一步开发博物馆特征课程,树立馆校协作长效机制。(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