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09 08:50:06
  • 阅读(9543)
  • 评论(12)
  • 近来,"蓝领"月薪超大学生这一论题在网络上又引起了新一拨的评论。有网友感概"读书无用",显着这是对"读书"有什么误解;也有的以为甭管"蓝领"仍是"大学生",学习才能才是要害,而这在笔者看来也偏离了要点。由于在工作商场上,有时才能不是决定性要素,供需才是。

    道理很简单,举个比如,之前昆山微信小程序开发斗南花市一位"卖花人"告知笔者,自己每天来到花市榜首件事便是看今日花市其他货摊都卖什么花,假如卖满天星的人少,自己手里的满天星就提价,所以他经历过"一扎满天星卖40元"的好光景,但若卖的人多,就不得不"贱卖"。他说自己即使卖了这么多年花,"仍是会摸不清规则,每次买卖都像在赌命运"。

    依照这位"卖花人"的逻辑,现阶段蓝领们的"命运"不错。正如媒体报道中剖析,跟着三季度消费回温暖"双11"的影响,不少制作工厂订单显着回暖,以蓝领为主的制作业用工敏捷走俏,多地开端争抢蓝领工人,而工作商场也正在呈现人才薪酬倒挂的现象:不少蓝领工人月薪过万元,大幅超过了本科生等集体的均匀月薪。

    在笔者看来,所谓"命运"多升腾于供需不平衡的裂缝。供大于求则"市值低",咱们蜂拥而至扑向某一职位,甚至会加剧工作竞赛中呈现"内卷"现象、人力糟蹋以及一些"需求靠联系走后门求职"的不公平现象等;供小于求则"市值高",蓝领月薪超本科生也家常便饭。

    提到这儿,近来笔者也听到有正在求职的研究生吐槽自己地点的某"万金油"专业本年工作分外难。不由想到一句话,"不能解决工作的校长不是骗子"。细想,这话也并非全无道理。

    商场需求变幻万千,工作也如一盘变化多端的棋局,高校、学生都是其间的"下棋人"。高等教育要培育什么样的人?答案之一是要培育社会需求的人,这其间也包含要培育商场、工业需求的人。

    这就意味着,校园要根据社会开展的趋势、商场供需联系等来设置自己的专业、教育、师资等,而不仅是依照校园办理、专业设置、师资装备等"惯性"来培育咱们简单培育的人,否则"招生一时兴旺,工作难倒一片"。

    教育不是"赌局",高校不是"卖花人",在育人上也不能凭"命运",而要摸清规则,摸清工作商场的需求也许是校园开展的王道。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1  收藏